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网络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2-19 15:06:08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使网络文化渗透到校园,并迅速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高校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个性心理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含义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载体的开放性。网络为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和空间,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网络文化也具有开放性,不便于对其进行集中式的管理。二是网络文化主体的匿名性。网民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和发布自己的文化成果,尤其是网民在网上具有虚拟的身份,不像现实中那样受到各种身份的限制和约束。三是网络文化内容的共享性。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网络文化可以在网上自由传播,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  
  大学校园文化则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不但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观念性要素,而且也包括各类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性要素;不但包括领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各类规章制度等体制性要素,而且也包括见习实习、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实践性要素;不但包括精神文化要素,而且也包括物质外文化要素。 
  大学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和市场指向,大学普遍开始重视办学理念、远景目标规划、学校形象设计等自我发展的因素。在以大学为主体的办学方式中,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基石,本质上源于校园人对大学发展方式的选择。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一方面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诸如平等、民主、自信等良好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主流思想观念的退化,以及道德观念的弱化和理想信念的淡化。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消磨,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严重消解。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提醒我们:“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力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高校德育教育再不可能封闭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内,它不仅要面向国内,而且必须注视国际环境的变化,是今后高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为人们获取各方面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渠道,但是,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西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实现了网络信息共享和高速传递,从而提高了人类资源的利用率。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的全球性、时效性、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在意识领域里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肆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通过变相的理论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及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求知欲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信息甄别和是非判断能力尚不成熟,极可能因“一键”之差,其思想被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二是大量垃圾信息的毒害。网络文化下的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和政党在网上激烈交锋,下流、庸俗信息和反动、迷信言论在网上畅行无阻,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网上充斥着色情、暴力及种族主义、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宣传。这些都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若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诱惑的坚强毅力,很容易坠入“黄潮”难以自拔,不仅严重影响学业,且容易引发性犯罪等社会问题,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校园网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吸引力、有说服力、有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形成校园网络体系,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这个校园网络体系可以分为内网、外网两部分,学校网、部门网、学生社区网、学生个人网页等多个层次。  
  创新网上思想文化教育模式,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网络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为受众提供色彩斑斓的图片、优美动听的声音、活泼可爱的视频,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因此,以网络为载体,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纲要的制定中,要研究制定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搭建现代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开展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创建各类主题网站,如开设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论坛、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等网站。在校园网设立主题网站特别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性。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跨学科研究。网络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划时代成果,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群众文化现象之一,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既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承载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应当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信息集中优势和服务育人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1)开展思想类活动。比如成立网上邓小平理论或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在网上举行学习交流活动;也可开展网上辩论大赛。 
  (2)开展创造类活动。如开展网上创业大赛或网页设计大赛,既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培养他们对网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3)开展服务类活动。如开通网上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解答择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可在网上开展就业指导等工作。 
  (4)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