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河北商贸学校大厅文化设09-13
- 中国学校文化建设大趋势07-26
- 学校文化建设应遵循的2206-09
- 沈阳中医院学校校园文化05-24
- 学校办学特色应该体现在11-17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园文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3-12 14:47:23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发展的永恒话题,是构成高校核心乃至品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在浓郁浓厚学风熏陶下、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成绩斐然的高校必将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政府的高度认可,从而形成学校办学的品牌效应和办学效益,成为该所学校持续发展、历久不衰的关键。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有意无意间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质的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所大学,其确立的校园文化方向,都同样鲜明地反映着其自身的办学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标准”。
盘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有情况,特别是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办学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中不难看出,校园文化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晴雨表与指向标,是顺利实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前提与关键,它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具体地说体现在:
1 导向辐射作用日益凸现
校园文化绝不是无目的的文化,它处处体现和闪耀着导向性、指向性,尤其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与培养质量上发挥着定向、指向、导向,乃至巨大的辐射、推动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主题、方式、方法,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都包含着教育内容、蕴涵着教育目标、体现着教育需求,都对学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导向辐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深刻地感染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每个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构建,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强大力量。高校校园文化的制度范畴则更直接、更突出地包含教育目的与教育追求,它的任何一项规定都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办学宗旨而服务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制度范畴就是要发挥规范的作用,将学生导向预定的教育目标,从而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2 规范凝聚作用愈发突出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中心之外的最好辅佐和最大补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更重要的在于立标树模、以点带面,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拼搏的最佳学习成才环境。而在学生学习成才的过程中,无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感受最深,是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和效仿目标。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文明习惯、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指导学生全面提高个人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与综合境界。此外,高校校园中遍布的书画墨迹、雕塑景观、纪念碑亭、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产生着重要的教育示范与思想引领作用。
3 熏陶陶冶功能十分明显
众所周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都是通过一定载体来实现和体现的,而在实现与体现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陶冶功能可见一斑。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是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它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都有着熏陶作用。比如,高校校园的建筑状况、规划布局、校舍风貌、绿化景观,乃至每栋楼房的布局格局、装饰装修、设备配置与装点,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心理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学术沙龙、座谈讨论、讲座争鸣、学习竞赛、实践实习和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文艺体育娱乐活动等也必将对所有参与者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智慧才华、情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起着十分明显的熏染和陶冶作用。
二、校园文化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催化剂
1 突出思想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任何时候,“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始终都是社会主义高校必须深思熟虑并作出正确选择的事情。作为新时期的高等院校,必须时刻把这一问题作为办学治校的前提和根本摆在议事日程、列为重要事项。从现有分析中不难看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受各种氛围、思潮、环境乃至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发生了些许变化,有些乃至一部分大学生已经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而转变到更多关心自己个人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关的福利待遇等,在分析和观察问题时更多的是采用利益驱动原则而不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标准,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扭曲。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对利益追求的强化,以及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也加快、加速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中部分消极因素的增长,从而影响了高校优良学风的构建与形成。因此,突出思想素质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并以此教育、影响、规范、熏陶大学生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素质、使之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任务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办学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要从校园文化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和教学环境上人手,全力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各种不良风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勤于思考、主动创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和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真正掌握建设国家和服务民族和社会的本领,为今后的工作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特别要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大力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以“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生产一线”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广阔天地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同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素质、潜能等各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结合现代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园文化设施、教学条件并结合自身特点,努力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 服务教育教学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更是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和晴雨表。学风,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对知识的渴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治学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服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成才。近来,有些高校由于不重视学风建设,出现了校园文化活动低水平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冲击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学风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予以评估并加以指导,不断丰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大力挖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如开展以展示个体性格为特点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以促进和谐友爱为特点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鼓励探讨争鸣为特点的学生学术沙龙活动,以强调技能展示为特点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为特点的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言以蔽之,在促进学风建设和提高人文素质上,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建设良好学风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有意无意间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质的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所大学,其确立的校园文化方向,都同样鲜明地反映着其自身的办学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标准”。
盘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有情况,特别是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办学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中不难看出,校园文化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晴雨表与指向标,是顺利实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前提与关键,它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具体地说体现在:
1 导向辐射作用日益凸现
校园文化绝不是无目的的文化,它处处体现和闪耀着导向性、指向性,尤其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与培养质量上发挥着定向、指向、导向,乃至巨大的辐射、推动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主题、方式、方法,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都包含着教育内容、蕴涵着教育目标、体现着教育需求,都对学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导向辐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深刻地感染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每个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构建,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强大力量。高校校园文化的制度范畴则更直接、更突出地包含教育目的与教育追求,它的任何一项规定都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办学宗旨而服务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制度范畴就是要发挥规范的作用,将学生导向预定的教育目标,从而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2 规范凝聚作用愈发突出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中心之外的最好辅佐和最大补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更重要的在于立标树模、以点带面,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拼搏的最佳学习成才环境。而在学生学习成才的过程中,无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感受最深,是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和效仿目标。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文明习惯、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指导学生全面提高个人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与综合境界。此外,高校校园中遍布的书画墨迹、雕塑景观、纪念碑亭、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产生着重要的教育示范与思想引领作用。
3 熏陶陶冶功能十分明显
众所周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都是通过一定载体来实现和体现的,而在实现与体现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陶冶功能可见一斑。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是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它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都有着熏陶作用。比如,高校校园的建筑状况、规划布局、校舍风貌、绿化景观,乃至每栋楼房的布局格局、装饰装修、设备配置与装点,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心理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学术沙龙、座谈讨论、讲座争鸣、学习竞赛、实践实习和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文艺体育娱乐活动等也必将对所有参与者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智慧才华、情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起着十分明显的熏染和陶冶作用。
二、校园文化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催化剂
1 突出思想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任何时候,“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始终都是社会主义高校必须深思熟虑并作出正确选择的事情。作为新时期的高等院校,必须时刻把这一问题作为办学治校的前提和根本摆在议事日程、列为重要事项。从现有分析中不难看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受各种氛围、思潮、环境乃至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发生了些许变化,有些乃至一部分大学生已经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而转变到更多关心自己个人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关的福利待遇等,在分析和观察问题时更多的是采用利益驱动原则而不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标准,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扭曲。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对利益追求的强化,以及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也加快、加速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中部分消极因素的增长,从而影响了高校优良学风的构建与形成。因此,突出思想素质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并以此教育、影响、规范、熏陶大学生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素质、使之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任务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办学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要从校园文化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和教学环境上人手,全力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各种不良风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勤于思考、主动创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和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真正掌握建设国家和服务民族和社会的本领,为今后的工作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特别要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大力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以“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生产一线”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广阔天地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同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素质、潜能等各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结合现代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园文化设施、教学条件并结合自身特点,努力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 服务教育教学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更是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和晴雨表。学风,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对知识的渴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治学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服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成才。近来,有些高校由于不重视学风建设,出现了校园文化活动低水平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冲击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学风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予以评估并加以指导,不断丰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大力挖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如开展以展示个体性格为特点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以促进和谐友爱为特点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鼓励探讨争鸣为特点的学生学术沙龙活动,以强调技能展示为特点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为特点的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言以蔽之,在促进学风建设和提高人文素质上,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建设良好学风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力量
- 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精神面貌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