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河北商贸学校大厅文化设09-13
- 中国学校文化建设大趋势07-26
- 学校文化建设应遵循的2206-09
- 沈阳中医院学校校园文化05-24
- 学校办学特色应该体现在11-17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园文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校园文化墙 经典小故事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3-22 14:49:24来源:佚名 点击量:0
1、李白——铁杵磨针
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天天在山中打猎玩耍。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边遇见一位白发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干什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后,李白顿时领悟,于是在山中好好学习,成为了大诗人。
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车胤——囊萤夜读
东晋的车胤,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用功。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更加发愤攻读,学习各种知识。
车胤小小年纪就很懂事,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他白天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晚上才能挤出时间读书,但当时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一到晚上,车胤就没法看书了。车胤白天没时间看书,晚上又看不成书,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晚上,车胤和家人在外面乘凉,他发现有许多像星星一样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发出点点亮光。车胤灵机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光聚集起来,不就是一束亮光吗?于是,车胤找来了一块透明的纱绢,缝成一个小袋,把捉来的萤火虫放到袋子里,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就像一盏“小灯”。这下车胤不用再为虚度晚上的光阴而难过了,他利用这种“小灯”读了很多书,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成就了一番事业。
3、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在少年时发奋学习,上进心很强,他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呵!”少年书生回过头来,一见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一老一少在路边上交谈起来,李密谈吐不俗,杨素深深感到他不同寻常。果然,李密后来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的首领。
4、范仲淹——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比喻不怕生活艰苦,仍然坚持刻苦学习。
宋代有个文学家叫范仲淹,他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最终苦读成才。
5、欧阳修——画荻教子
画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以编席箔。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他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水平那样高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有所成就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母亲的教导有方也是一个促使他成长的原因。
6、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7、王冕——放牛听书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末浙江诸暨人。
他出生于劳苦农民家庭,从小热爱读书,却上不起学。七八岁时,其父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住,有时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有时会有人把牛牵回来,责备说踩了他的田,他的父亲生气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完了还是不改。他母亲说:“儿子痴迷这样,你为什么不放任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到寺庙旁居住,晚上就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就着长明灯读书,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数是土造的,狰狞可怖,王冕虽然是小孩子,但他坦然得似什么都不知道,一点也不怕。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觉得他很奇异,便把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成为通晓儒学的人。
8、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9、左思——洛阳纸贵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 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10、玄奘——苦学佛法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一位高僧,俗名陈袆,法名玄奘,俗称唐僧、唐三藏、唐高僧,通称三藏法师,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佛学大师、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沿著西域过帕米尔高原前往,万里跋涉,历经艰险,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在印度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过许多有名的僧人,向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佛经。后玄奘又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次佛学讲座中名扬全天竺,被当地僧人尊称为“大乘天”。
他646年回到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接待。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这些佛经之后再传往韩国和日本。由玄奘法师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因为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也是研究印度历史不可缺少的文献。
11、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12、徐霞客——志在天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人。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是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
他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他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党争剧烈,遂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21岁起出游。30余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他在旅行中备尝艰险,遇盗被劫、绝粮乞食,均未挫其意志。观察所得,按日记载,被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它既是我国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
13、专心致志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形容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一心一意,聚精会神,致:尽,极;志:意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14、陆游——书巢勤学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15、吕蒙——手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事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担当重任。”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复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6、陈尧咨——熟能生巧
从前有个叫陈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心。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的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不会。”“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不服气就比画比画。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勺油,眼睛看准了,油勺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17、顾炎武——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原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的读书信条。
顾炎武,(公元1613年——公元1682年),江苏昆山人。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意义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18、祖逖——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9、王羲之——临池学书
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
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的《墨池记》里就有这人:“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其为帮迹,岂信然邪?”
20、管宁——割席分坐
三国时的管宁和华歆年轻时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在菜园里锄草,锄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照样继续锄草,视金子为泥土;华歆却捡起金块看了看,又扔掉它。又有一次,两人共在一间书房里读书,并且同坐在一张草席上。这时候,正好有一位有权势的高官乘着漂亮的车子,车声隆隆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听到就像没听到似的,照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热闹。华歆回来后,管宁把草席分割成两半,对华歆说:“您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之所以要“割席分坐”是因为他从华歆的举动中看出了华歆热衷权势和钱财的内心活动,“割席”以示决裂。“割席”或“割席分坐”这个典故被后人经常引用,表示朋友之间因志趣和人格的差异而决裂。
21、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终于找到时机,灭了吴国。
22、孔子——学而不倦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孙敬——悬梁苦读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汉朝人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晚上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敬仍舍不得时间睡,怕因睡觉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 后人用“悬梁苦读”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24、岳飞学艺
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天天在山中打猎玩耍。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边遇见一位白发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干什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后,李白顿时领悟,于是在山中好好学习,成为了大诗人。
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车胤——囊萤夜读
东晋的车胤,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用功。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更加发愤攻读,学习各种知识。
车胤小小年纪就很懂事,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他白天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晚上才能挤出时间读书,但当时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一到晚上,车胤就没法看书了。车胤白天没时间看书,晚上又看不成书,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晚上,车胤和家人在外面乘凉,他发现有许多像星星一样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发出点点亮光。车胤灵机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光聚集起来,不就是一束亮光吗?于是,车胤找来了一块透明的纱绢,缝成一个小袋,把捉来的萤火虫放到袋子里,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就像一盏“小灯”。这下车胤不用再为虚度晚上的光阴而难过了,他利用这种“小灯”读了很多书,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成就了一番事业。
3、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在少年时发奋学习,上进心很强,他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呵!”少年书生回过头来,一见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一老一少在路边上交谈起来,李密谈吐不俗,杨素深深感到他不同寻常。果然,李密后来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的首领。
4、范仲淹——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比喻不怕生活艰苦,仍然坚持刻苦学习。
宋代有个文学家叫范仲淹,他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最终苦读成才。
5、欧阳修——画荻教子
画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以编席箔。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他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水平那样高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有所成就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母亲的教导有方也是一个促使他成长的原因。
6、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7、王冕——放牛听书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末浙江诸暨人。
他出生于劳苦农民家庭,从小热爱读书,却上不起学。七八岁时,其父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住,有时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有时会有人把牛牵回来,责备说踩了他的田,他的父亲生气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完了还是不改。他母亲说:“儿子痴迷这样,你为什么不放任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到寺庙旁居住,晚上就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就着长明灯读书,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数是土造的,狰狞可怖,王冕虽然是小孩子,但他坦然得似什么都不知道,一点也不怕。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觉得他很奇异,便把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成为通晓儒学的人。
8、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9、左思——洛阳纸贵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 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10、玄奘——苦学佛法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一位高僧,俗名陈袆,法名玄奘,俗称唐僧、唐三藏、唐高僧,通称三藏法师,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佛学大师、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沿著西域过帕米尔高原前往,万里跋涉,历经艰险,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在印度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过许多有名的僧人,向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佛经。后玄奘又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次佛学讲座中名扬全天竺,被当地僧人尊称为“大乘天”。
他646年回到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接待。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这些佛经之后再传往韩国和日本。由玄奘法师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因为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也是研究印度历史不可缺少的文献。
11、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12、徐霞客——志在天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人。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是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
他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他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党争剧烈,遂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21岁起出游。30余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他在旅行中备尝艰险,遇盗被劫、绝粮乞食,均未挫其意志。观察所得,按日记载,被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它既是我国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
13、专心致志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形容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一心一意,聚精会神,致:尽,极;志:意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14、陆游——书巢勤学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15、吕蒙——手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事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担当重任。”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复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6、陈尧咨——熟能生巧
从前有个叫陈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心。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的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不会。”“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不服气就比画比画。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勺油,眼睛看准了,油勺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17、顾炎武——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原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的读书信条。
顾炎武,(公元1613年——公元1682年),江苏昆山人。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意义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18、祖逖——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9、王羲之——临池学书
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
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的《墨池记》里就有这人:“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其为帮迹,岂信然邪?”
20、管宁——割席分坐
三国时的管宁和华歆年轻时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在菜园里锄草,锄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照样继续锄草,视金子为泥土;华歆却捡起金块看了看,又扔掉它。又有一次,两人共在一间书房里读书,并且同坐在一张草席上。这时候,正好有一位有权势的高官乘着漂亮的车子,车声隆隆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听到就像没听到似的,照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热闹。华歆回来后,管宁把草席分割成两半,对华歆说:“您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之所以要“割席分坐”是因为他从华歆的举动中看出了华歆热衷权势和钱财的内心活动,“割席”以示决裂。“割席”或“割席分坐”这个典故被后人经常引用,表示朋友之间因志趣和人格的差异而决裂。
21、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终于找到时机,灭了吴国。
22、孔子——学而不倦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孙敬——悬梁苦读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汉朝人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晚上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敬仍舍不得时间睡,怕因睡觉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 后人用“悬梁苦读”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24、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 上一篇:优化校园文化布置 提升环境育人内涵
- 下一篇: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