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学校战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发展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5-22 14:25:07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它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作用,因此只有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的战略发展。而只有学校的发展战略都因文化的浸润和引领而提档升级,一所学校的教育才会更加欣欣向荣。 
   
  一、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面对优质教育的不绝呼声,面对教育发展规范化、国际化的世界背景,全面参与社会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资金、生源、师资等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面对严峻的现实,学校必须要在竞争的洗礼和磨练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够在形形色色的竞争中稳操胜券,获得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以“文化”为关键词的世纪里,对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管理者来说,重视并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无疑是在从事一项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事业。 
  一般而言,学校核心竞争力由教育生产力、学校文化力和教育经营力构成,其中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正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方面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教育途径,再通过师生的积淀、内化,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使其获得未来成长和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素养。而文化育人的关键则在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形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这种学校文化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能够促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的形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寻求适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子,作出了构建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位,打造学校品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时代在需要,是发展的需要。 
   
  二、学校文化核心理念价值取向---责 任 
   
  首先,“责任”是我国优秀文明传统的内核和精神总结。 
  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民族、对国家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志士仁人的奋斗史,正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感铸成了我们民族的脊梁。“责任”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富有“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春秋战国年时代,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不但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人民、对天下苍生负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正是肩负着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负责精神,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人正是以繁荣祖国、为天下人谋幸福、为人民服务的可贵负责精神,铸就了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国家、民族、社会、人民为对象的“责任”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其次,责任,是对新时期师生的要求和衡量标准。 
  新时期的教育,老师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个人道德伦理情操,培养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责任感、对人民有负责精神的现代化人才。通过责任教育,可以弥补素质教育的宽泛和空洞,使素质教育更具有明确的主题,提高素质教育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对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 
  从学生层面来说,通过6年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开始逐步成型并开始完善,使学生开始学会自立、自律、自强,这样才是教育的目的,也只有达到这个标准,小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第三,责任是对小学教育方法和规律的很适合的概括。 
  “责任教育”可与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教育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责任教育从“处事做人要负责”入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人知责任,处处尽责任,事事负责任,因而具有实践意义。责任的培养,责任教育的实施,是针对学生实际,从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出发,依据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提出责任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贯穿到里面去,这样不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而且操作性大大增强,教育的规律性就体现的更加深刻。 
  “责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也将老师,家长纳入其中,可以对他们明确提出了若干责任要求,以此来带动社会大环境的优化。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合力培养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样学校文化建设才真正具有精神内核和生命力、扩张力。 
\
   
  三、学校文化应根据学校核心理念确立文化主题 
   
  学校文化主题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学校核心理念的体现。学校文文化建设的文化内容围绕文化主题进行设计,就会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学校文化主题具有主旨性、概括性、主线性等特点,它将通过主题文化体现出来。 
  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要以实现培养“人”来体现,否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衡量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必然以是否能更好地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作为终极标准,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此,我们学校文化主题,不但要彰显学校的责任,紧扣学校的核心理念而来,而且告诫全体老师着眼长远,把教育作为百年大计,并在这个基础上来打造学校的文化。 
   
  四、学校文化应根据地域文化底蕴打造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是指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比较固定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特性,具有特色突出、成绩显著、内涵明确、人才专业的特点。一所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嬗变现象。 
  文化特色是学校产生发展的基因密码,也是一所学校演化进步的精神旗帜。特色文化是学校的个性和质量,文化特色是学校的竞争力和生命线。每所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等形成文化特色,这是建设特色型学校以及高水平学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文化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来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特色,同时也必然是从这两个方面来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这样的文化特色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特色。 
  在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在教育形势不断深化变革的当代,一所学校要具有核心的竞争力,实现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学校文化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生命力.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