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河北商贸学校大厅文化设09-13
- 中国学校文化建设大趋势07-26
- 学校文化建设应遵循的2206-09
- 沈阳中医院学校校园文化05-24
- 学校办学特色应该体现在11-17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园文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享本土资源,扬校园特色文化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12-13 13:49:34来源:佚名 点击量: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其“亮点”在于它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核心价值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其“难点”在于它的“三无性”(无现成教材、无专业教师、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学校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环境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试着从如何享用当地本土资源,以学校文化、地域资源集合各科课本提供的资源进行选择,从而发扬地方特色的文化,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进行论述,希冀能对本课程有所裨益,便于开展教学工作。
一、整合当地资源,彰显特色化
在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较理想的选择。基于此认识,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本土资源,构建校本课程。
1.整合校园生活,丰富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若要走向“常态化”,首先,学校要积极创设一种有利于感染学生的环境,我们学生最熟悉最喜欢呆的地方就是学校,以校园的生活为主题。
开展实践活动,相信孩子们一定有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课堂中的文本教学,走进校园。我们可以从校园安全、校园绿色、校园卫生等方面入手进行活动探究,而且这样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既方便操作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如“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都要在当天已班级为单位开展茶话会活动。笔者便趁机抛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话题:《“六一”策划室》,要求学生为“六一”当天的全部活动作一个完整的策划。如课室装饰组、联欢会策划组、美食准备组等。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并搜集整理同学们对“六一”活动有何意见和建议,并编排和彩排各种节目等等,看着它们兴致高涨为此忙碌的样子,笔者心里由衷感到高兴。可想而知,这次由他们自己自编自导的六一儿童节将是最快乐的一个节日,因为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节日的喜悦,更多的是他们在这一实践的过程收获独特的体验,收获了团结,收获了感悟。
2.整合地方特色,挖掘活动主题
由于各地方的资源、经济、文化、历史的不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有的资源特性,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应该整合地方的资源,把地方有利资源融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中,从而挖掘本校综合实践的特色。2018年4月26日,笔者有幸观看了虎门镇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展示课研讨活动,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一节阶段研讨课《走近渔村》和一节成果展评课《走近民族英雄——陈连升》,两位教师之课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巧妙地运用了本土资源,传承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这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去提炼,总能选出我们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
3.整合活动基地,躬行活动实践
综合实践互动该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选取合适的场所以基地的形式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针对学校所在镇区的特点,虎门这是雄奇魅力之城,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商贸物流繁荣兴旺——这里的資源应有尽有,我们又开发了校外的基地,如建立服装企业、交警大队、粮油公司、消防中队、特产果园、沙角部队、虎门公园等活动基地。借助这些基地,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乡土教育等,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场所,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各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我们也有计划地多次组织学生利用这些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构建课程内容,建立资源库
关于当地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形成学校特色”这一总目标,主要从自然领域、人文社会领域两个方面进行。以《走进渔村》为例,作为渔村学校,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较丰厚,该校可结合自身的优势,按照内容线索进行整合,设置项目主题——《走进渔村》后,再预设研究课题,形成系列主题,如,《如何制作鱼干》《如何编织渔网》《守护渔港》等,这样教师就可以获得课程“抓手”,明确课程开发方向。同时把每一届学生已经开展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和汇总,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方便学生和老师重新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对自然领域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这是一笔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制定提供了条件,尽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丰富活动形式,突显实效性
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比如开展《走进渔村》的课题,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策划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撰写倡议书等应用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开始前与结束时都能既依计划、目标行事,也能不断总结,从而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学习如何制作鱼干、如何编织渔网、学唱咸水歌等体验性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渔民的生活,从而了解传统的渔民文化;还可以开展走访饮食餐馆、渔村市场,访问渔档档主等社会参与的实践性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将得法于课堂,得益于生活。在充分享用了本土资源的基础上,还可以为传承、发扬当地特色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本土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课题,促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进入新的阶段,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试金石,经过千锤百炼,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一片综合实践活动新天地。
一、整合当地资源,彰显特色化
在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较理想的选择。基于此认识,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本土资源,构建校本课程。
1.整合校园生活,丰富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若要走向“常态化”,首先,学校要积极创设一种有利于感染学生的环境,我们学生最熟悉最喜欢呆的地方就是学校,以校园的生活为主题。
开展实践活动,相信孩子们一定有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课堂中的文本教学,走进校园。我们可以从校园安全、校园绿色、校园卫生等方面入手进行活动探究,而且这样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既方便操作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如“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都要在当天已班级为单位开展茶话会活动。笔者便趁机抛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话题:《“六一”策划室》,要求学生为“六一”当天的全部活动作一个完整的策划。如课室装饰组、联欢会策划组、美食准备组等。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并搜集整理同学们对“六一”活动有何意见和建议,并编排和彩排各种节目等等,看着它们兴致高涨为此忙碌的样子,笔者心里由衷感到高兴。可想而知,这次由他们自己自编自导的六一儿童节将是最快乐的一个节日,因为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节日的喜悦,更多的是他们在这一实践的过程收获独特的体验,收获了团结,收获了感悟。
2.整合地方特色,挖掘活动主题
由于各地方的资源、经济、文化、历史的不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有的资源特性,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应该整合地方的资源,把地方有利资源融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中,从而挖掘本校综合实践的特色。2018年4月26日,笔者有幸观看了虎门镇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展示课研讨活动,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一节阶段研讨课《走近渔村》和一节成果展评课《走近民族英雄——陈连升》,两位教师之课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巧妙地运用了本土资源,传承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这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去提炼,总能选出我们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
3.整合活动基地,躬行活动实践
综合实践互动该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选取合适的场所以基地的形式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针对学校所在镇区的特点,虎门这是雄奇魅力之城,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商贸物流繁荣兴旺——这里的資源应有尽有,我们又开发了校外的基地,如建立服装企业、交警大队、粮油公司、消防中队、特产果园、沙角部队、虎门公园等活动基地。借助这些基地,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乡土教育等,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场所,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各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我们也有计划地多次组织学生利用这些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构建课程内容,建立资源库
关于当地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形成学校特色”这一总目标,主要从自然领域、人文社会领域两个方面进行。以《走进渔村》为例,作为渔村学校,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较丰厚,该校可结合自身的优势,按照内容线索进行整合,设置项目主题——《走进渔村》后,再预设研究课题,形成系列主题,如,《如何制作鱼干》《如何编织渔网》《守护渔港》等,这样教师就可以获得课程“抓手”,明确课程开发方向。同时把每一届学生已经开展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和汇总,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方便学生和老师重新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对自然领域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这是一笔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制定提供了条件,尽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丰富活动形式,突显实效性
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比如开展《走进渔村》的课题,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策划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撰写倡议书等应用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开始前与结束时都能既依计划、目标行事,也能不断总结,从而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学习如何制作鱼干、如何编织渔网、学唱咸水歌等体验性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渔民的生活,从而了解传统的渔民文化;还可以开展走访饮食餐馆、渔村市场,访问渔档档主等社会参与的实践性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将得法于课堂,得益于生活。在充分享用了本土资源的基础上,还可以为传承、发扬当地特色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本土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课题,促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进入新的阶段,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试金石,经过千锤百炼,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一片综合实践活动新天地。
- 上一篇:校园景观规划建设与地域文化
- 下一篇:传承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