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校园文化现阶段的普遍现象

作者:金火炬校园文化设计中心时间:2017-12-29 11:13:28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有时候,沿着同一个方向看文化看的多了,就需要走到文化的背面去看一看。在文化的背面,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良苦用心是否陷入了一种误区,我们虚构的文化符号是否有意义,我们文化建设的路径是否存在偏差。也许走到文化的背面,可以发现不一样的文化视角。

学校文化现象观
在学校硬件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谈学校文化似乎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呢?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学校文化常常被“伪文化”和“反文化”的东西所裹挟,有太多的学校文化依然在“落后”里徘徊——“物化”文化的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理念的落后。
 
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有人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释:一方面文化是用来影响人的,另一方面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所以,好的文化里,人永远在中央;好的文化里,每一道景观都写满了尊重。当教育者目中有人的时候,文化自然会彰显力量。触摸一所学校的文化,就是要从人出发再回到人那里去。要建设好的学校文化,首先要能看见当下学校文化里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对文化的态度。
\ 
文化的分裂现象。
 
我们经常在一些学校里会发现,外显出来的文化与实际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没有关系的,文化与教学无关,文化与管理无关,文化与生活无关,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正所谓“理念喊在嘴上,挂在墙上,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这是学校文化呈现出的一种虚假的繁荣。文化是用来感受的、体验的。比如,在企业界,海尔销售的是服务文化,奔驰销售的身份文化,这些文化不仅需要标榜出来,更需要让客户感受到。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的学校文化是否有清晰的定位,是否能让师生感受到?学校文化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不能简单地将学校文化窄化为景观文化、墙体文化。学校文化不能止步于美好的景观,还要体现在一切与美好相关的物和事上。
\ 
 
文化的过度现象
 
我不喜欢那些“文化过度”的校园。三步一庭,五步一景,景景相连,校园成了公园。学校里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符号不是越多越好,当景观堆砌得太多的时候,容易让人迷失在“视觉”环境中。这反映了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呈现的一种浅表化。景观只是表达了景观,却没有彰显文化色彩。用过多的文字和图画装点出来的文化,掩盖不了教育肤浅。文化的过度表达恰恰暴露了学校教育者内在的文化贫困。我们常说“过犹不及”,文化的过度与文化贫血同样可怕。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是围绕“至简”来展开的。校长张菊荣说,校园文化要实现至简与至丰的辩证统一。至简指向表现形式,至丰指向文化取向。至简而后至丰,校园才能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张力。
\ 
文化的“多与少”现象。
 
好的文化一定会体现出一种辩证思考。而在实践中,文化建设常常陷入了一种失衡。我曾经用“多与少”总结了学校文化里的“十二大怪现象”——同质性文化多,有个性的文化少;静态的文化多,动态的文化少;可看的文化多,可用的文化少;有文字的文化多,有故事的文化少;成人文化多,学生文化少;告知性文化多,体验性文化少;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有意义的文化多,有意思的文化少;成才的文化多,成长的文化少;舶来文化多,土著文化少;平面开发多,立体开发少;预设的文化多,生成的文化少。文化是一种可能性,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可能。这样的现象让学校文化走向了另一种可能。
 
理想的学校文化一定指向美好,也许我们无法清晰描述理想学校文化的轮廓,但至少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样的“文化硬伤”不能碰,什么样的“文化病”不能犯。



 

公司服务范围

 

校园整体规划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主题雕塑

 

校园文化浮雕

校园校门设计

 

校史馆设计方案

 

 

校园厅馆文化

 

校园专业教室

校园文化走廊

 

 

 

 

联系方式:

010—60294863

15810607070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