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校园文化——学校发展的灵魂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1-14 16:14:26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调整自我,逐渐形成对学校目标的认同和归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个中心,以优化环境为基础,以“三风”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活动为主体,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和学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以学校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种力量。改造薄弱学校,归根结底就是改造其文化。学校管理的理念是因校因人而异的,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只不过优质学校的文化更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涵盖着学校发展中的观念、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学校成员应具备的能力和习惯;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成分之一,在学校管理中,起着导向、约束、凝聚、育人、愉悦身心等功能。有人说,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之日,就是学校进入稳步提高的良性发展之时。
       校园文化涵盖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包括环境、制度、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文化内容。下面从五个方面阐述校园文化在我校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一、环境文化:是学校发展实实在在的教育载体 有位哲人说:“人是环境的产儿。”学校的环境文化是助推学校持续发展的实在载体。 环境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包括“基础建设型设施、美化装饰型设施、宣传教育型设施”等。如今,步入我校校园,总会有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典雅幽静,整洁清爽,花木茂盛,绿意浓浓,映入眼帘的是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整洁的墙面上,布饰着富有经典韵味的壁画、诗文;花红柳绿的花园、花坛里,竖插着写有“读书的孩子最聪明”、“让孩子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等标牌;主干道旁精致的橱窗里,内容琳琅满目,图文并茂。学校所有设备用房里,都写有体现不同特点内容的标语:教师办公室里有“以书修身,以书立人”;教室里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图书室里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览室里有“以读书为时尚,让读书成习惯”;实验室里有“实践出真知”;师生餐厅里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生宿舍里有“食不言,寝不语”„„学校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走进校园,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整个校园散发着隽永的书香气息。也正因有此浓郁的书香氛围,
       这样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时时处处都在规范着师生的行为。一句话,人们身在其中,一切都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早在1992年6月,原国家教委就颁发了《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中小学管理者管理校园的主要法规。环境文化尽多是一种载物文化,如基础设施、美化装饰、宣传教育等,它具有载物性、象征性。我们在布饰环境文化内容时,能注意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全面性、实用性,坚持高品位原则,多一点精细,少一点粗放,因为它是一种美学建树。 
二、制度文化:是发展学校所要形成的运行体系 
       学校管理制度是办学思想、治学理念、学校价值的主要载体,学校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上。 
       过去,我校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学校规章制度。但是,今天我们审视这些规章制度,其中很多条文内容已十分明显地不符合现代教育时宜了。为了修订这些规章制度,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2004年第1期《人民教育》刊载的《与现代学校制度相关联的若干政策思考》等文章,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思想,对过去的制度进行认真而慎重的修改和增补,力求将新的文化追求融入制度条文的制定以及制度的执行之中。在制度修订过程中,学校领导依据“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民主程序,制订出教育、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层面上的工作流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等转化为可以操作的管理行为。 
       学校制度是务实的、管人的具体行动底线。因此,对它的制订,内容要精要,设计要精要,制作要精要。注意简约、明确、易记、易操作。还要注意各种制度的相互支撑和衔接,体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控”,这样才能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中还有些非制度化的制度,如升旗仪式、开学典礼、主题校会以及校旗、校徽、校歌、校服、校节、一训三风等,这些也要形成传统,形成舆论。我们可以把有些师生的规则生活编成容易上口的韵语,如“学生文明礼貌用语”、“师德修养十不准”等。对师生的规则要求,防止僵硬、伤人和气,一定要注意渗透感情色彩。如在花草树木旁写上“谢谢你对我的爱护”,在校园墙壁上写“讲普通话是语言文明的标志”,在垃圾桶上写“同学们,别忘了果壳纸屑都归我”„„
三、教师文化:是学校发展居于主体地位的内容 
       教师文化的历史任务,就是为建设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精通、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技能。 
       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他的阅读史。对教师来说,阅读的意义更为重大。我校舍得对教师读书的经费投入,添置了许多新书新资料,增加了教育期刊杂志的订阅种类和数量。学校采用“积累卡”的读书方法,让教师把平时学到的格言警句、片断理论、精辟经验等,随时摘抄在卡片上。因摘抄积累卡费时不多、携带方便、适用性强,所以有效地推动了教师的读书活动。 
       我校在县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指导下,将“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编印了《经典诗文诵读指导》读本,组织教师学习,让教师认识当前中华复兴已进入核心力量层面,即经典文化层面。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引领教师诵读经典,让他们默默地接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熏陶,从而变化气质,提升人格,奠定儒雅人生基础。  
       我们邀请市教育局领导给教师作“师德修养”报告,请特级教师给教师作“教师与读书”的讲座,培养教师“热爱职业”、“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促进他们由传统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教师文化建设,无论是思想建设,还是教学技能提高,应始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课程文化:是学校发展带有根本性的永恒主题 
       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课程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务实创新的教学文化,使教师今日的教学不同于昨天的教学,明日的教学不同于今天的教学,开创个人教学和学校教学日日新的局面。 
       知在行先,不知无以先。课程改革是一次学校文化的重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把推进课程发展的坐标定位在教育科研上。  
       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培训,我们采取了“学、思”演进的方法,在组织教师观摩课堂教学之后,进行认真评点、反思,然而写出案例剖析文章。教育随笔是记叙老师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形式自由、短小通俗的撰写文体,很适合我们一线教师。因此,我们鼓励教师重视撰写教育随笔,我校老师写了不少充满灵气的教育叙事。以撰写教育随笔,带动教师教育论文和经验总结的撰写。近几年,我校有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育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另外,在省“教海探航”征文中,学校有两篇文章获二等奖,两篇文章获三等奖。数十篇教学案例在省、市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这些成绩和现象在我们县农村小学是绝无仅有的。 
       课程文化建设从文化角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和人格的和谐发展。 
五、学生文化:是学校发展必须追求的终极目标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的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其相应的行为习惯。 
       我校的学生文化建设,主体工作是开展“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为解决学生读书的书源问题,我们在班级里开办了“图书小银行”,号召每个学生向小银行储蓄两本书。这样,在一个班内就能“储两本读百本”。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明理导行”,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报告会”、“法制教育报告会”等,让学生把自己的言行与学校荣辱联系起来;二是“训练导行”,学校开展了“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活动,“行为训练”从细节抓起;三是“考评导行”,常规行为的训练坚持“天天查、周周结、月月评”,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以及“争十星”等评比活动。 
       校园文化是一种渗透感情色彩的生活环境。例如,加强学生如下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学习行为上的“懒”,文明礼貌上的“粗”,清洁卫生上的“脏”,衣着穿戴上的“怪”,组织纪律上的“散”。注重纠正学生中的“乱花钱”、“高消费”、“封建迷信”、“玩不正当游戏”等不良行为。我们就连“课桌文化”的细节都不忽略,重视教育学生不在自己课桌上乱刻乱画。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通过培养人的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来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系统。学校提出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校风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隐性课程”,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教育导向作用。 
       如果说,学校是一棵正在成长的树,校园文化则是树之魂,教师是树之根,课程是树之叶,学生是树之果,树有魂则有精神气,根深则叶茂,叶茂则果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也正是师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调整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逐渐形成了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初步达到了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但是,距离校园文化建设要实现“设施完好、风气优良、整洁优美、秩序正常”的高标准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们还要付出更大更多的努力。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