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科学与校园文化的并重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2-18 16:56:33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论断似乎不会受到太多质疑。 那么,支撑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礼仪教养等的全球化似乎也能说的过去,因此,文化的全球化如果不是一个结论,至少也是一种过程。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无法在毕业后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场所游刃有余的工作与生活, 那么,学校文化的改造就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学校文化改造的目标是造就更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师生。他们能够把握现代社会积极向上的脉搏, 自觉抵御不良习气,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勤学苦练的知识技能、健康富有活力的身体素质与世界上一切先进群体进行交流,取得共鸣。
  一、校园文化:科学与人文的并重。
  那是的人们还重视个人价值,甚至把自己放到和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周易》里提出了天、地、人三者和谐相处的“三才”观念。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生活方式与受人羡慕的现代英国乡村生活又有何异! 精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国人注重)生活、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过着一种比较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生活, 在这种生活里,本能和情感得以自由行动。 ”
  那么,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是抓人文就不需要抓科学了呢? 科技与人文之所以需要“并重”,还是根源于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文化在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具有排斥科学的一面。林语堂先生是这样总结中国文化的特色的:“它有光辉灿烂的艺术,也有微不足道的科学,有博大的常识,也有幼稚的逻辑,有精雅温柔的关于人生的闲谈,却没有学者风味的哲学。 ”
  在近代科技革命的冲击下,中国文化在科学、逻辑、理性方面的“跛腿”日益激起了忧患之士的反思。这种文化特性甚至影响了我国学校教育兴办百年以来的教育质量。田园生活的理想与学校教育的规范性和纪律性产生了几乎很难调和的矛盾。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一向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孩子一旦走进课堂就不能适应,这也是厌学现象的滥觞。因此,学校文化同样要加强科学氛围的营造。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同时是一部科技影响人类生活史。科技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对于学生学业水平一般的学校而言更有其现实意义,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业水平。
  二、交往文化:文明和平等的交融。
  教师是由“天地君亲师”所构成的“礼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一体系能维系社会表面的稳定和简单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亲属、君臣、朋友关系),却不能激发这种关系里的人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也无法适应在现代大生产、人员大迁徙背景下的人际关系高度复杂的局面。教师被镌刻了这种文化符号后就造成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形式干瘪而缺乏气韵流动的弊端。久而久之,无论是师生都会产生厌烦,从而产生现在比较普遍的“教育倦怠”. 以交谈为例,以一方的唯唯诺诺为代价而达成的和谐绝不是一次有效的交流。“高化”和“矮化”是交往双方共同面临的大敌。因此,必须引进“平等”的理念加以纠正。平等的观念更有可能推动有效的交往。虽然平等的观念在儒家孔孟身上已有滥觞,但随着岁月流逝,平等的观念日渐式微。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将眼光投向大洋彼岸,从西方文化中吸取这一交往理念。
  儒家文化礼节完备但等级差别意识浓厚。 首先,要明确教师同样要自觉接受先进交往文化的熏陶, 开展教育和自我教育,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 其次,要对师生进行中西比较文化的教育,充分发掘经典儒家文化中师生关系平等的一面(如孔子与众弟子自由探讨真理的和谐关系、与学生子路的坦诚率真关系、与学生颜回的亲如父子关系等), 同时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领会西方社会教学交往中平等坦率的理念和做法,如观摩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外国电影等。 最后,要创造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领导要以身作则,让教师和学生在其切身利益上有充分的发言权。
  三、社群文化:个人与集体的兼顾。
  那么,如何营造尊重学生个性的校园文化? 首先要具有宽容的心态。教师要做到不以自己的喜好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 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脉搏”,善于跟踪社会思潮的最新驿动。 其次,要明白学校教育形式与生俱来所带来的对学生个性的压抑。 学生正处在精力充沛、个性张扬, 怀疑意识与求知欲皆强烈的特殊敏感时期,因而会不受控制的从身体本能、情感本能自发地反抗传统课堂交往模式,而渴望冲出课堂这个“囚禁身体、思想与灵魂”的藩篱。 倡导学生的个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校教育的弊端。教师要尽可能创造一个能够让学生个性、思想、身体、灵魂能够飞舞的现代课堂。
  集体的功能不是凭空生成的, 它依赖于个体的努力而自然形成。集体是抽象的,而个体是具体的,只有当其组成个体具有充沛的生机与活力时它才具有存在价值。
  四、学习文化:智慧与品德的统筹。
  一个已经达成共识的关于学习的描述是: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智力养成的过程, 还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即某些哲人所简称的“智德”.
  学校教育总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教育者总是会对“智”与“德”进行权重取舍,天平并不总是在中间。 二者孰轻孰重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 当前教育思想界有“以德为本,德育为先”的看法,社会上也相应地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它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大势呢? 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推动力量,会发现技术进步是重要力量,其背后的支撑信念是理性的力量。 而科技主要靠学校智育来培养。 在这个判断之下审视“德育为先”的口号,我们应慎重思考不能以降低智育作为代价。
  教师拼命教、学生拼命学就一定是重视智育吗? 不一定, 可能师生更关注的是学成之后所带来的物质利益。 学校用考试成绩替代了智育结果。 真正的智育绝不是拜物主义, 而是一种对真理和理性的高贵信仰。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