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说 > 内容

学校环境文化的功能与建设

作者:时间:2016-01-18 14:46:59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一、学校环境文化功能
1.使用与教育的功能 
学校环境文化是保证和激励学校教学、科研活动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学校环境文化有两个基本功能,首先,学校环境文化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场地设备,提供了科研教学的物质基础,即学校环境的实用性。其次,学校环境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人在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物体与人慢慢地发生了密切联系,如大学的主楼、图书馆、大礼堂,它们是体现学校品质和权威的寓意物,展示着整个大学的品质和实力。这些建筑物给人们的感觉是始终充盈着奋发的精神,求知探索的气氛,于是这种物质本身的价值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悄悄地融入探索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并在不知不觉中激励学生、教师们勤奋学习与工作。校园的美化也会寓教育于景物之中。比如,松、竹、梅、荷花、雕塑、壁画一进入校园,便会产生积极的效应。高大的青松给人以崇高正直之感,使学生联想起与之相反的阿谀奉承,从而悟出做人的道理;秀美的竹子使人想到虚心向上;傲雪腊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使人想到坚强和纯洁;似火炬、奔马等造型的象征性较强的雕塑,也会使人激情澎湃、奋发向上;就是长廊楼壁上的一幅“铁杵磨成针”之类的壁画,也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另外,常见的室内张挂的字画、格言、警句以及校园的各种通告、启事等更应注重美德教育的影响,力求字体规范,行文通畅,章法严谨,规格合理。 
学校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导向功能,学校环境可通过自身各种环境因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②凝聚功能,学校环境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的青少年和儿童聚集在一起,并对教学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信号功能。学校环境中的心理环境可反映师生与教学情境之间的关系,可成为体现这种关系的信号,积极和消极的课堂氛围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等不同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教师可从信号中得到信息反馈。 
④社会助长功能,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有人在场或许多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个体在群体中“从众”倾向导引下得到激励,发挥出“社会助长”效力。 
⑤美育功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激发他们的美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功能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力,也体现了一定时期大众的审美追求。以学校建筑文化为例进行阐述。建筑设计的变化体现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发达,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筑的空间布局往往体现了民族的思想与风格。比如,中国人讲究群体或家庭中心,表现在建筑的布局上为“内外有别”。这种风格体现在学校建筑上则是用围墙把学校封闭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单元,给人一种外在的“静态美”;而围墙里边的众多建筑则是相通的,无明显隔断,给人一种“动态美”。这种 “外静内动”的审美观体现了中国人外在的“儒雅、恬静”与内在的 “含蓄、深邃”。而西方的建筑恰好相反,外部没有围墙,而内部却有严格的私人空间,这也体现了西方人的合群和对个人隐私尊重的特点。以校园生态美化为例进行阐述。加强校园生态美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很有帮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和“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校园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师生带来愉快、活力和希望,并能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工作后的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 学校、热爱生活的感情,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特别是雕塑的设计,以其艺术性、抽象性、意蕴美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3.“无意识”功能 
环境虽不能用直接对话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但它却会以独特的方式展展示它的作用。这种方式就是环境文化传播的“无意识”性。 “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不自觉的认识和内在的体验。苏联注明心理学家鲁宾斯坦在《普通心理学原理》书中指出:“无意识的或没有意识到的感觉一一不言而喻,这不是指那种没有感受过的或者没有体验过的感觉,而是指其中还没有把体验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起来或者把它们不适当地相互联系起来的那种感觉。”因此,无意识不等于没有意识,没有反映,而是对客观信息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反映,是一特特殊的、人所特有的心理反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意识在人的认识心理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无论是对个体探求知识的选择性,对情感的需求和审美判断的价值标准,还是对个体意志控制和调节能力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它虽未被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参与了人的行为、活动的调节。也正是由于无意识的作用,为人的认识和活动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可暗示性,甚至使人在有意识的状态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某种暗示作用下得以解决。学校环境文化正是在心理活动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基础上,利用人的无意识作用,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教育。学校环境文化作为直观的学校文化环境,对教育者而言,是有意识地构建的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而对受教育者而言,融人物化的环境受其熏陶的无意识作用远大于有意识作用。所以物质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目的性,但从其存在的形式乃至对人产生的影响方式来看则是无意识的。 
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意义 
1、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对外部社会具有辐射功能
它们起到了导向功能、陶冶功能、心理建构功能、规范约束功能、群体凝聚功能、愉悦宣泄功能的作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对学校周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校园环境和学校周边环境相协调,学校环境美不仅给学生以享受,同样会给社会人以享受,文化的气息通过外在的环境美熏陶社会大众。 
2、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品牌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品牌的打造与学校的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密切相关,学校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最容易被人们所注意、评价、对比。好的学校环境,以其高品位体现出学校的内在品质,有利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学校品牌的影响力。 
3、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要根据学校育人的需要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充分注意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对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形成符合育人目的、严谨而和谐的格局,营造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氛围,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各种功能,使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全面提高素质。 
4、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可以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学校竞争中提升学校的品牌,增加学校的竞争力,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断地影响着学生。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