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说 > 内容

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

作者:金火炬校园文化建设中心时间:2016-12-08 10:21:12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文化虽然不是法律法规,但同样也具有规范作用。这两者规范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靠文化氛围、统一的信念和道德,约定俗成的传统和习惯,共同认定的纪律、程式、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而后者是靠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来起约束作用的,对人们的行为有严格规范。另外,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部成员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规范,不涉及对社会成员的规范。
一、统一学校成员的道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学生学习道德是校园文化内核中的重要成分。而一定的校园文化中这两种道德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一名新教师进入一所学校,他首先就要感受到这所校园文化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比如说热爱学生,这是每所学校教师都必须首先具有的职业道德,但每所学校热爱学生的具体规定、具体细节却不相同。斯霞所在的南京师大附小就因她特殊的热爱学生的方式的影响,全校都形成了对学生的母爱精神。
    再说学生道德的形成,也是深受校园文化的规范和约束的。每所学校总是具体地以制度文化、传统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和课堂文化等特色文化在规范和制约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所境优雅,绿化、美化、净化都非常好的学校必然会规范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养成他们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和爱护环境、维护环境的美德;经常举行爱心捐助活动的学校,必然会培养起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树立起关注弱势群体、关爱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体的道德精神。
二、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
    林东清指出,组织文化常会传达一些隐性规范的信息影响员工的行为,会让员工明确地了解到哪些是应该遵守或蘩忌的事项;哪些行为是受到期望的,组织会以哪种准则和行为来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怎样做才能得到奖励和升迁;组织中哪些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哪些是人们共同认定的行为标准,不能违背等。校园文化正是以这样的一些隐性规范信息时刻在规范着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使大家的行为统一到学校预期的目标和方向上来。  
三、约束学校成员的非主流行为
    所谓非主流行为,是指一个组织中个别或部分人所做出的与组织主体精神不相符的甚至对抗的、是与组织大多数成员的共识不-致的、对组织发展不利的行为。任何一种组织中总是存在非主流行为。非主流行为与组织的主流文化相对立,它会阻碍组织的统一行动和利益目标的实现。任何组织的运行过程都是不断克服非主流行为,促进主流行为发展的过程。那么,靠什么来克服非主流行为呢?我们认为也要靠组织文化的规范功能。学校克服群体中的非主流行为,也是靠校园文化的规范作用,用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抵制和矫正非主流行为。比如,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下,有的教师也滋长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于是干出诸如向学生及家长索要钱物,乱发辅导资料谋利,私自开课、节假日办补习班收取补课费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这就与教师的敬业奉献文化背道而驰。学校如果容忍这种行为存在,就会动摇整个教师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根基,那么学校的教育性质就将发生改变。
所以,学校必然要用业已存在的教师敬业奉献的主流文化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广大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也会对上述一一切向钱看、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这正是学校主流文化的规范功能作用的 体现。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