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认同、遵循并带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校风、教风、学风、追求目标、行为方式的综合,是一所学校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精神实质。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统一体,她从理念、行为与视觉上将形象整饰过程统一化、系统化,明确办学目标,渗透文化理念,内化学校价值观念,外树学校社会形象。优良的学校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创造出和谐、上进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振奋精神、激发热情,产生持久的动力,不仅可以规范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风貌,而且可以培养师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半个世纪以来,在克拉玛依市和新疆石油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教育厅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几代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三万余名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且还进入了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成为新疆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朵奇葩。
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业绩和人才,而且还要有一流的理念和一流的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强调既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进行学校文化的共性建设,又要兼顾进行个性建设,突出学院的石油特色和职业技术特色;既要在继承中发展,又要在发展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职员工主导及领导的倡导作用,从校训、校风等内涵上来集中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从学院人文环境建设上,从形象标志上树立新的外在形象,进一步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如今,学院的文化景观大为改善,人文气息逐渐浓郁,文化活动全方位展开,学校文化固有的教育功效正在释放。
一、加强领导,注重实效,积极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1.进行课题研究,制定文化建设宪章
2006年年初,学院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对学院的文化建设进行专题研究。课题组一方面从理念、文化的角度对学院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提炼出学院的文化精华,整合出学院的精神优势,描绘出学院的形象个性,总结出新时期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又广泛发动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机关后勤工作作风的征集和讨论中来,充分发挥大家的主人翁作用,结合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全面总结建校以来的育人思想,提炼新时期学院所应明确的校训和校风。
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征集和讨论,最终总结出最能反映学校多年来育人思想和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校训和校风,即“厚德、崇能、唯实、求新”、“求真、务实、协作、进取”。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文化建设宪章》,经学院党委研究讨论通过,以党委文件形式下发执行。这既是学院成功经验的结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指针和方向,也是规范、推动和激励师生员工行为的纲领性文件,是学院的宝贵财富。
2.建设物质文化,优化美化育人环境
我们依照《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宪章》的要求,对学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校园硬件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及生存空间:人性化环境——物我和谐;净化环境——持之以恒;绿化环境——春花秋实;美化环境——彰显个性。学院从而获得自治区“绿色大学”、“全国无吸烟校园”、市局级“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是开展标志整饰。将学院精神、理念以一系列叫得响、传得开、富有美感的标志物展示出来。规范使用校名,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机关后勤作风书写上墙,重要节日、集会升校旗、着校服,学院建筑统一着标准色。起到凝聚团结、警示激励、振奋人心的特殊作用。
二是开展布局整饰。开展学院基本建设工作,合理布局,既体现方便实用的实用功能,又体现教书育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体现新时代石油石化职业技术院校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全面打造快捷、高效、舒适、美感的现代化校园。
三是开展景观整饰。通过对地面的绿化、硬化、美化,实现学院花园化;通过对树木、设施、楼房等立体物的标签化、主题化和层次化整饰,将处于游离和隐性状态的文化成分进行总结、固化和张扬。通过建设校史展厅、学院文化墙、人文灯箱、校训石、电子显示屏、校庆亮化工程、警句版画,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相关的名人、名言及名画,实验室文化建设等,从而营造强大、持久的视觉文化环境,让墙壁说话,让绿地育人,让旗帜放歌。
四是充实教学设备。学院拥有价值1.6亿元固定资产,价值5000余万元的实验实训设备。我们建立了与十大类专业相配套的59个校内实训室、40个校外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45万册,电子读物容量达1600G;学院校园网与CNPC网、Internet宽带网相联,教学、办公、图书管理完全实现网络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馆、俱乐部等教学、实训、生活、文体等设施一应俱全,保证了专业教学,推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二、提高认识,注重建设,积极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学校文化队伍建设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学校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学校文化的倡导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结合起来,在建设中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才能保证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首先,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深入学习和贯彻学校教育思想,明确学院办学宗旨、发展战略;通过学习、宣传和强力灌输,形成学院特有的学校价值观、人生信条。其次,采取专家讲文化、领导讲理念、师生讲规范、部门讲要点的方法,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学校文化精神;通过校史、学生手册、名人名师的事迹介绍和学校先进人物的学习,激励员工自觉按照学院倡导的价值观规范自己;通过加大对学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机关后勤工作作风的学习、宣传和灌输,进而达到认知、认同,约定、行动的目的。
2.以人为本,注重服务,优化美化学院育人环境
校园是由建筑与环境所组成,布局合理、错落有序的校园格局无不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美观大方、造型别致、干净整齐的校园环境总会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人文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在校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科学与艺术美的结合,注重整体的和谐、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建筑物与人的和谐,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继续加大校园环境建设的力度,使校园环境建设与绿化美化、艺术小品、人文景观等有机地结合,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大学校园。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建设优良和谐制度文化
一是通过学校行为活动的以人为本的人格化管理,以制度约束的强化管理和行为活动的高雅性与艺术性整饰,将学校理念、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个人心中,塑造出良好的学校动态形象。
二是制订和完善学院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党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突出人性化管理,理清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为规范广大师生员工行为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通过规章制度、礼仪规定和文体活动等内容的执行和开展,体现学校观念和价值。
三是以落实学风建设“八大工程”为核心,积极发挥教学系部的学生管理职能,充分拓展学生会、学生班级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关心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健康成长,扩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所取得的文化成果。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
四是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是搭建平台,更新机制,实现师生员工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其次是倡导学习、倡导创新,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心智模式;再其次是通过共同价值观的整合,建立共同愿景;最后是强化培训,实现团体学习。
4.激励引导,弘扬正气,培育健康向上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的观念形态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会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使每个人身在其中,受其感染,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产生巨大的行动力。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政风、教风、学风以及校园的精神产品上。在这里,政风是校风的风源,教风决定于政风,学风决定于教风,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建设新的校园精神,必须重视“三风”建设,通过激励引导,弘扬正气,从而培育起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这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和职业院校的发展来说,都极为重要。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