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利宣传阵地。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在新时期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现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提升我校教育形象的必由之路。为此,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学校特色文化为主线,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彰显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以“养成教育”和“网络数字化校园”为载体,以“平安和谐校园”、“绿色健康校园”、“花园式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高标准严格要求各项文化建设,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二、总体思路
建设理念:突出“艺术特色、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
操作原则:遵循“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
基本要求: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养成教育和网络数字化校园为载体,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先进性、审美性、实用性、主体性
运行思路: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载体;使精神文化有提升,环境文化出精品、制度建设有特色、行为文化出成果,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总体目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加强硬件建设,实现数字化网络校园,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创设简洁、实用、美观的环境文化;修订完善学校的机构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校纪校规守则等,健全学校的制度文化;开展多彩的艺术、德育、科技、文体、综合实践等活动,加强养成教育,丰富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积淀内涵,彰显艺术教育、养成教育及数字化网络校园办学特色。
三、“校园文化”内容及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等四方面。
(一)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
1.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显性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艺术教育价值观。 不仅校园美观大方,布局合理,而且要做精做细,细微处见品位,如构建清新高雅的厕所文化。美化校内的同时,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和协调,制止乱设摊点,取缔不健康娱乐场所。
2.要求: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布置、装点;功能室的理念、布置以及教学物资的配备、管理和使用。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环境布置中恰当的点缀、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功能室的装扮与使用,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艺术情操,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虽无声,却能处处诉说学校师生的审美能力,办学水平,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提升着学生。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1.内涵: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2.要求:制度的制定首先通过教代会通过,并在校长等校委的以身示范下,严格执行。对个别老师的惩罚,就是对其他所有遵守制度老师的公平。校委成员要身体力行,加强执行力的建设。同时,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要实行人文管理,让校园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成长。制度制定有硬度,执行制度有温度,教师素质有厚度,学校发展有深度。
(三)师生精神文化建设
1.内涵:师生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与外界的关系、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宣传学校良好形象,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2.要求:发挥师生身边榜样的力量,以正面引领为主,激励为主、处罚为次。倡导人文化管理,在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和谐为核心,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提升学校整体向上的形象。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1.内涵: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否深入扎实、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否提升超拔,都将在师生的行为里得到体现。校园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解释、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更是环境文化建设最好的诠释。只有制度的制定、只有美的环境、只有精神层面的要求和引领,而不见行为文化,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因此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终点和最高的体现。
(1)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好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节假日,设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聘请专家学者、或者有素质的家长、联系德育实践基地的导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与各种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和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个性心理品质。
(2)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
分年龄段,确立不同的德育目标,在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岗位自主管理的实施和监管,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和反馈体系,扎实开展养成教育。开展值日活动,设立行为习惯监督员,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团结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助人的品质、求知的欲望、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学校主人翁意识、爱护公物节约意识、注重安全法制教育,定期聘请安全法制副校长讲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3)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社会小调查等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大别山红色老区的德育实践基地进行德育教育;与消防大队定期联系,做好消防、安全逃生等演练;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地区,感受不同的学习环境,体验美好的生活,生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珍惜意识。
(4)组织好以学生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合唱队、舞蹈队、美术、书法、英语、科技制作、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计算机等兴趣小组,使学生在活动中做到“六个一”,即:学会一种艺术技能、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机会,留下一件满意的作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举办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发展。
(5)开发好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书法、手工、绘画等方面挖掘潜能、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积淀文学素养、在趣味数学上体验探究的快乐、在民间艺术课上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6)扎实推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活动。各班根据学生特点、班主任治学特点,逐步发展形成不同的班级特色文化,并将每班的“青草地”做为展示特色文化的阵地,加强检查和复查,大力表彰个性突出的班级特色,起到引领的作用,让班级特色文化成为校园特色文化最有力的推动者。
(7) 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树立主人翁意识,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8)举办好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教师论坛、每日一读、校本教研、教学展示、拜师会、恳谈会、团拜会、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师文化生活。
(9)组织好各种评比,如每周的班级量化和流动红旗的发放;黑板报的评比、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评比、不同主题的演讲朗诵比赛、文艺类体育类比赛、各种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体师生“争创星级文明组室、争创星级文明班级,争当文明教师、争做文明学生”,营造整洁舒适、恬静雅致的工作、学习环境,倾心打造三高师生的群体形象。
(10)搞好定期军训活动。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来自不断强化的训练,军训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集中精力,听从命令,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学生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学期两次进行队形、队列训练和比赛,加强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2.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分年龄段,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评价以激励为主。引导老师多读书,多思考,提升思想品位,加强文化修养,塑造人格魅力,打造和谐团队,树立良好形象。
四、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A级为三年规划的第一年指标;
B级为三年规划的第二年指标;
C级为三年规划的第三年指标;
1.环境设置:
(1)A 校园整洁,无垃圾无杂草,树木葱郁、花草修剪有形;
B 假山错落牢固,甬道幽静;对名、贵、特树木,高档次的名花、盆景指定责任班级保护,并挂牌命名。厕所卫生干净,无异味,地面无污水,墙上有宣传教育标牌,挂有如厕手纸,台面有洗手液,打造优雅厕所文化;
C 人人自律,自觉保护优雅环境,高品位环境育生,高素质学生护校。
(2)A校园内有文化墙,粉刷整洁干净,装点体育动画类图片及学生儿童画等多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私车存放位置固定,统一管理;在操场、校园及楼道拐角处增设几个精巧垃圾筒;
B 宣传栏内容定期更新;
C 加大对涌现的优秀的宣传,形成榜样的力量,提升“养成教育”的办学理念。
(3)A 教室干净整洁,墙面保护良好,悬挂物统一位置,卫生用具摆放整齐;启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脚步;
B 黑板报定期更新,版面丰富新颖,突现艺术特色;
C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阵地更加完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
(4)A走廊内悬挂物整齐美观,无禁令标语,大量征集和采用学生议定的条幅,语言高度文明。初步启动级部特色文化建设的脚步;手抄报等宣传栏排列整齐、书写规范、主题鲜明;
B每层有不同的级部特色文化宣传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名言条幅富有哲理性、教育性,并赋于时代特征;
C 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定期更换级部特色文化内容,彰显特色文化,展示教师整体风采,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5)A 办公室布置得体,书簿安放整洁。师德规范上墙,教室布置规范,文字条幅健康向上,窗明几净,光线充足。墙上无球印、脚印,地面整洁。
B 按省规范化学校建立应有的功能室,装饰有特色,布置具有烘托气氛、催人奋进的功能。有满足学生借阅的图书、阅览刊物,有学生编辑室、播音室、闭路电视系统和校报校刊。
C 充分利用各种功能室,进行舞蹈、合唱、乐器、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活动;加大学生阅读的量,保证每位高中学生一个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二十五万字。
(8)校门庄严,宽畅。
2.文化涵养:
A 师生穿着得体,不追求穿名牌,不相互攀比,不乱花钱;言谈举止文明有礼。没有违法犯罪和出走的学生。师生碰面能亲切的问侯,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学生尊重师长,孝敬长辈。
升旗仪式规范,师生认真参加,学校有值值日检查制度,有创建良好班集体活动,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典型并积极表彰,进行经验推广。
B 突出养成教育和数字化网络校园的教育特色。学生日常行为逐步规范,自主管理到位有效,并最终达到自律的高境界。教师100%的电脑普及率,利用家校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教师能熟练上网查阅资料,接受学校通知,建立教师博客,并逐步实现博客与家长的连接,提高学校知名度,并在社会及家长的监督和建议中更好地成长。
学校有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校歌,并能每周一唱;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艺术、文学沙龙活动,开展艺术、科学、历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观点等辩论会,每月组织学生看时事新闻或小型文艺节目欣赏,每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定期向社会开放,节目演出能达2小时以上,论文、心得体会等文章文章在区级以上报刊每学期发表20篇以上;校报,校刊、黑板报师生满意率达80%以上。
C师生有良好的读书、读报、听新闻的习惯,读书心得常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好人好事、互帮互学成风。有良好的摘报、做卡片的习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强,学生有一技之长,个性协调发展,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人数达80%以上,85%以上的学生有一技之长,并能公开表演。师生学校特色教育中学生参与率达85%以上。师生心理健康,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学校能重视科技及环保教育,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组织班际、校际文体活动。学校图书馆内名家名作充足,借阅率高,读书活动蔚然成风。校园内没有损坏公物、攀折花木和采撷果实的痕迹。校内无吸烟现象。
3.综合目标:特色突出 、规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