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锻造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收获就业和科研双丰收
文化软实力提升办学竞争力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到某铁路建设工地调研,来到工地一处临时活动房内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被褥四四方方,好像在部队的营房;工具规规矩矩,好像在陈列室;文件整整齐齐,好像在档案室。得知这里住着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几位毕业生,他思索良久后说:“我认为衡量一所工科大学好坏的标准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培养的学生有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毕业生就具备这样的精神特质。”
记者问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岳森:“学生身上的这种特质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沉思良久说:“是文化!”
石家庄铁道大学原属铁道兵部队,部队的许多优良传统已成为学校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元素,如原铁道兵的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就是该校校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艰苦成才,基层成才,边疆成才”,这些思想已深深扎根学生心中。学校传承军事化管理,学生依然像部队一样每天早晨出早操,每周两次打扫校园卫生。王岳森说,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吃苦、讲奉献的优良品德。从1991年开始,石家庄铁道大学就把“两课”实践教学的课堂建在西柏坡,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学校的精神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0多年来,学校先后有3万多名学生在西柏坡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西柏坡精神深深植根于学子的心灵深处,也造就了他们能吃苦、讲奉献的品德。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京广铁路后,一度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急需20多名技术过硬、能吃苦、讲奉献的技术人员。情急之下,公司决定向石家庄铁道大学求助,学校很快派出20多名实习生,帮助公司圆满完成了任务。为了嘉奖他们,公司与这些学生全部签约。如今,这些学生大多成为公司技术负责人,有的还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
在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校园内,几条主干道路都是以我国著名的铁路线命名的,如青藏路、成昆路等。每条路两旁的阅读栏里,都有该条铁路建设中最感人的故事和最重要的信息。校园里,常常能看到,学生们在这些路旁认真了解那些筑路中发生在该校毕业生身上的故事。
学校独特的文化特点,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前不久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中标了一个54亿美元的特大项目,其艰苦程度是国内一般项目所没有的。
到哪里去找大批能够适应如此艰苦条件的技术人员呢?他们辗转多所学校,都因条件艰苦,未能完成招聘任务。然而,在石家庄铁道大学,短短半天,就有160多名应届毕业生前来报名。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陈诗林说:“石家庄铁道大学虽不是国内最好的交通大学,但学校毕业生那种守纪律、讲奉献、耐吃苦、有责任、敢担当的特质,却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文化特点不但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还对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10年来,学校获得了8个国家科技进步奖,这在河北省是独一无二的,其中7个奖的核心内容是青藏铁路、汶川地震铁路抢险等国家重点工程中或自然灾害突发的急、难、险、重攻关项目。随着难题被一一攻克,学校形成了国防交通应急保障工程、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交通安全与环境控制等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也成为学校最抢手、科研实力领先的学科专业。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