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阁下访问金火炬校园文化建设公司官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小学专题网站|加入收藏|联系我们|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平台
成功案例
免费400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简体中文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建设精品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学校

时间:2013-06-26来源:校园文化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名校的背后更是文化。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品味、塑造学校形象、寻求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此,我校在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以新校落成为契机,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超前树立品牌意识,确立了文化立校战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引领各项工作步入了科学、规范、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现将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念引领,建设意蕴深厚的精神文化。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一个整体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好比外衣,文化建设是眼睛,活动建设是血脉,制度建设是神经,理念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即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加强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建设,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对内激励师生,对外展示学校形象,校园成为了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
    1、塑造学校灵魂,注重办学理念的挖掘。核心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思想,是学校的灵魂。通过与省学校文化研究院合作,学校提出了“搏博”核心理念,激励全校师生既要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有敢于筝先的信心,又要有博取精修的毅力,有凝心聚智的精神,努力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围绕核心理念的解读,学校近年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和成功教育,进行了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走廊文化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2、提炼学校精神,注重校风、校训的建设。校训凝缩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方向,是一所学校育人精髓的长久积淀,对全校成员具有规范、警策作用。经过多年办学历史的积淀和办学经验的积累,学校逐渐形成了“搏志立人,博学立世”的校训和“诚·毅·融·创”的校风,处处规范着师生的行为举止,时时警醒着大家要以脚踏实地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方法,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去追求文明向上的境界。
  二、制度先行,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学校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管理“三个结合”,构建了以人文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为规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网络,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学校管理文化。
    一足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刚性”管理就是制度管理,讲究控制和约束,是告诉教师“要我做好”,是学校管理的基础,使学校运行有序。为此,学校健全完善了各项内部制度,对教师管理、教学常规、教育科研、学生学习常规、安全管理、评优评选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出台了《潍坊滨海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不断规范、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柔性”管理就是人文化管理,讲究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是启发教师“我要做好”,使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有力。为此,学校确立了民主管理的理念,建立起教代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拓宽学校与教职工沟通的渠道,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齐心协力办好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工作出现了“宽松、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学校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管理效益,达到了管理的目的。
    二是竞争与协作相结合。健康、合理的竞争是教职工工作动力与活力的源泉,而和谐、友好的恢作是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因此,学校通过评先树优来开展各种竞争,激发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又重视个人间的团结、协作,鼓励和提倡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组成科研课题组,进行科研协作;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传帮带”;在绩效考核中,既考虑了个人成绩的因素,又增加了班集体、备课组成绩的比例等等。经过不同形式的协作,使学校形成了既蓬勃向上、充满活力,又互帮互学、乐于协作助人的良好局面。
    三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管理过程中,学校时刻关心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努力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优先安排学习、考察或进修。同时,更重视对教职工的精神激励,心里时刻装着教职工的疾苦,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当教职工遇到困难、挫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产生误解、偏见时,及时给予澄洁和解释;
谁家有困难,谁的身体不好,主动热情去帮助、去看望。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使教职工获得了两个方面的满足,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环境陶冶,建设人文生态的物质文化。
    设施条件建设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流的学校须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在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中,学校时刻保持与时代同步,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微机室、多媒体语音室、综合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天象馆等教学设施,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学校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教室全部建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任课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一流学校须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着眼于总布局和和谐统一,对学校的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活动区、景观区等功能区域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达到了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等“六化”的标准。学校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气势恢弘的建筑赋予蓬勃向上的力量,整洁美观的校园给人以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新颖壮观的雕塑象征着滨中人积极进取的风貌……
草坪边的“心中有绿,足下留青”,假山旁的“非鱼莫游,非鸟莫登”,卫生间昀“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极富人文关怀的标语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教育的信息和内容,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学校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创意,建设和谐进取的行为文化。
    本着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组建了文学社、棋艺社、摄影社、歌咏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学生社团组织,创办了校刊《海风》(曾被评为潍坊市2008年度十佳校刊),开展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重要节日纪念等文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发挥了主
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变革原有的同质化发展状态,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学校上下达成了共识:“规模大未必是强校,没有特色就不是一流的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适逢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浪潮,学校结合自身实际,
确立了“以质量立校,以特色强校”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的发展规划,其中的“特色”就是机器人教育特色。
  特色发展之路的目标确立以后,学校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建立了面积达500平方米、超前配置的国家级中学生机器人实验基地,以机器人教育和竞赛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还通过宣传栏、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同,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创设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创新的实践和扎实的研究不断生出新枝,开出奇葩,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几年来,机器人竞赛先后荣获三次全国冠军、两次全国亚军、十几次省、市冠军,并连续两年代表同家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机器人大赛,分获世界第五名和第三名;机器人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多名学生因为信息学方面的特长被高校破格录取;由于鲜明的办学特色,各级领导经常到校视察指导工作,省内外参观者慕名前来观摩学习,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学校的带劫下,潍坊滨海开发区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机器人教育梯次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器人教育成为整个开发区的教育特色和品牌。